秋濤路屬于江干區。秋濤路為杭州市東部南北交通主干道,民國時筑路,名秋濤路,又名杭海路。分為兩段,南段南起復興路,北至杭海路、接秋濤北路。秋濤路將城南望江板塊、城東錢江新城、城北武林新城與城北皋亭山景區串聯在了一起,因此有著重大的地理交通意義。
秋濤路,原系五代吳越王所筑古海塘的一段,以地有秋濤宮而得名。錢江潮自古蔚為天下奇觀。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唐朝詩人羅隱道出了錢塘江涌潮的壯觀氣勢,而唐朝詩人徐凝觀潮時又留下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的詩句。可見當時觀潮興趣之濃。但是,那時,錢塘江江道走向及位置與現在不同,潮水走南大岸,穿過蕭山南沙地區,直撲杭城,觀潮勝地不在海寧,而是今杭州江干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