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是指24小時內降水量不超過10毫米的雨。大致的情況是:雨點清晰可見,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洼地積水慢,屋上雨聲微弱,屋檐只有滴水,不帶傘能在雨中短距離行走而不至于把衣服全淋濕。中國氣象業(yè)務工作中規(guī)定:1、1小時內的雨量小于等于2.5mm的雨;2、24小時內的雨量小于10mm的雨。
研究意義
1、盡管小雨的降水強度較小,但累計起來仍然占據了年降水量的相當比例,通過統(tǒng)計可知,我國西北地區(qū)平均年小雨量約20~120mm,年總降水量約為100~300mm,我國其他地區(qū)年小雨量為100~250mm,年總降水量為500~2000mm;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年小雨日數能超過100d,即使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區(qū)也能達到20d。同時小雨頻次在我國許多地區(qū)都高于大雨或者暴雨,研究指出在中國東部地區(qū)北部和南部的夏季,小雨日分別占總雨日的83%和74%。因此小雨量和小雨日對我國降水變化有重要作用,是我國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2、小雨與更大強度的降水相比,它更容易滲透進入土壤,不易形成地表徑流,對保持土壤濕度、灌溉植物、防止森林火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小雨的變化對于許多地區(qū)干旱化演變非常重要,已成為干旱化發(fā)展趨勢的重要特點之一;同時降水對污染物有清除作用,而小雨對氣溶膠污染的清除作用最為顯著,對我國大氣環(huán)境質量有重要影響。
3、由于小雨的降水強度不大,它比其他等級的降水更易受到全球變暖、氣溶膠含量增加等人為活動的影響,而中到大雨一般是受大尺度環(huán)流變化的影響,如環(huán)流與水汽,因此小雨變化是人類活動影響氣候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