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的密度是身體中最大的,在漂浮之時,比起身體其他部位,腿部也自然會更加下沉一些。其實這是完全正常的,不用過于擔(dān)心糾結(jié),只要在淺水區(qū)練習(xí)時腳不觸碰的水底就可以了。
如果漂浮時腿部下沉嚴(yán)重,觸碰到水底,那么可能是兩個原因:
1.漂浮時頭部使勁抬出水面,想要呼吸,此時身體浮力減小,這個身體都會下沉,而且因為身體姿態(tài)的原因,腳部會下沉得更加嚴(yán)重。在漂浮時,應(yīng)該放松頭部,使頭部沉于水中。漂浮是憋氣進行的,不能指望在漂浮時進行呼吸。
2.漂浮在水中時,心里緊張慌亂身體尤其是四肢不由自主的亂動,或者害怕而腿部一直惦記著踩水底站起來,很容易使腿部下沉。
在做漂浮訓(xùn)練時,身體要保持放松,不要害怕,身體不能亂動,頭部也不要仰起,身體肌肉不要緊繃。漂浮是憋氣進行的,而在憋不住時,我們完全可以站起來呼吸,所以不需要擔(dān)心。
漂浮一般有水母漂、太空漂和一字漂。
水母漂是容易也最基礎(chǔ)的練習(xí),水母漂只需雙手抱膝,頭沉入水中即可。在熟悉水母漂,則可做太空漂
和水母漂同理,放松全身自然浮于水面即可。兩腳開立,兩臂放松向前伸直,深吸氣后身體前倒并低頭,兩腳輕輕蹬離水底,成俯臥姿勢漂浮于水面,兩臂、兩腿自然分開,要求全身放松,身體充分展開。
如果太空漂做得好,那么就可以做一字漂,一字漂和太空漂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字漂要求手腳并攏,整個身體成一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