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vija是拉脫維亞共和國的英文簡稱。其國名源自民族語,意為鎧甲”金屬制的服裝”,是一個位于歐洲東北部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鄰波羅的海,與在其北方的愛沙尼亞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稱為波羅的海三國。
拉脫維亞共和國國旗:
拉脫維亞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2:1。自上而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的橫寬條組成。早在13世紀時,居住在拉脫維亞的拉特加人就使用過紅、白、紅圖案的旗幟。1918年這面民族旗幟得到了事實上的合法化,1922年確定國旗的顏色和比例。1940年拉脫維亞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當時的國旗為在蘇聯國旗旗面的下部加白、藍色的水波紋圖案。1990年拉脫維亞宣布獨立,象征拉脫維亞民族統一的紅、白、紅旗又被用來作為國旗。這種紅色其實是一種獨特的暗紅色,國際間習慣稱之為拉脫維亞紅。暗紅色謳歌了拉脫維亞人為了祖國勇于披肝瀝膽、拋灑熱血的愛國情懷,白色抒發了拉脫維亞人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