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和走馬觀花不是一回事,走馬燈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于燈籠的一種。走馬燈常見于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而走馬觀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現比喻觀察事物不深入,不細致,也說走馬看花。
走馬燈***步驟:
1、把紅紙剪成一方一圓,方的為36×14CM,圓的直徑12CM,方的作圓筒,圓的作頂蓋(風輪)。
2、把圓筒一端邊剪成許多小齒,粘上膠水,以便貼頂蓋。
3、作頂蓋上的風輪:把圓形紙中央剪出8個小窗門,每個窗門半開著,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圓筒上。
4、用細鐵絲作支架,做成雙環狀套在臺燈燈泡上,尖端頂在頂蓋的圓心處,為了耐用,圓心處嵌上子母扣作為軸承。
5、剪粘奔馬圖樣,也可以用彩筆畫馬的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