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和月芽均可,月牙亦作月芽”,指新月、弦月、農歷月初形狀像鉤的月亮。宋張澄《和林秋日感懷寄張丈御史》之二:別家六見月牙新,萬里風霜老病身。”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幼兒見新月,曰月芽兒。”清李光庭《鄉言解頤·月》:初生之月,婦女稍知書者曰初三、初四蛾眉月。馀則曰月牙兒。”老舍《櫻海集·月牙兒一》: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
1、亮度: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月球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
2、分層結構:從月震波的傳播了解到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4.7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
3、大氣環境: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球表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其表面溫度可降低到-183℃。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于月面物質導熱率低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