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期限為被觀察對象與病例或者感染者末次接觸后14天或者抵達之日起14天,等居家隔離人員隔離期滿后,由當地醫務人員檢查確認并報鄉鎮(街道)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同意后即可解除隔離。
需要居家隔離的人需滿足以下條件:
1.來自、途經中高風險地區人群等。
2.近距離接觸過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發熱伴有呼吸道癥狀患者。
3.近距離接觸過感染疑似或確診患者。
4.其他特定情況(隨病情發展,可能會調整需要隔離的人員范圍)。
1.不擅自外出,如實回答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健康詢問。
2.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每日上、下午各一次體溫測量并做好記錄。
3.最好擁有獨立房間,盡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的接觸,保持房門隨時關閉。如條件不具備,請至少保證一米以上的距離。生活用品與其他家庭成員完全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4.隔離人員與同住的家人均應佩戴口罩,避免密切接觸。佩戴新口罩前、處置完使用過的口罩后均需要及時洗手。
5.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直接與室外空氣交流,避免使用空調,尤其是中央空調。
6.保持充足的休息,食物要清淡、多樣化,保證營養充足。
7.用過的紙巾、口罩及生活廢棄物丟入專門的帶蓋垃圾桶內,交由相應工作人員專門處理。垃圾桶要每天清理。
8.及時做好物品消毒,可使用消毒劑擦拭、清洗等。
9.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癥狀,立即***聯系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
10.最好固定一個身體健康狀況好且沒有慢性疾病的家屬來照看被觀察者。
11.與被觀察者接觸,或進入被觀察者房間,都應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時更換,佩戴前和摘取后都要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12.不要直接接觸被觀察者的分泌物,特別是痰液和糞便。使用一次性手套處理被觀察者的衣物、尿便和其他廢物,摘掉手套后也需要洗手。
從管控之日起開始計算。
隔離時間自進入居家隔離狀態,即從落實“人不出戶”管控之日起算,實施14天隔離觀察期,等期滿之后,身體并沒有任何咳嗽、發燒等呼吸道感染情況,才可以結束隔離,若是隔離期間又接觸了感染疑似或確診患者,則又要重新計算14天進行隔離觀察。
能。
解除集中隔離觀察后,就意味著你沒有感染疾病,暫時是安全的,可以憑證相關部門開具的隔離觀察證明放心回家,但要注意如果家里那邊屬于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時不要回家,否則回去也是要進行隔離的,而且為了避免感染,待在原地不動是最為安全的。
另外如果是在新冠患者在隔離期間接受了實驗室檢測,且符合轉為居家醫學觀察條件的人員,回到居住地之后還是要按照規定接受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直至滿14天之后才能解除隔離。
一般來說是有人監督的。
當家里有人被要求居家隔離觀察時,不僅家里的其他人需要支持與配合,而且相關的機構和醫療人員也會定期上門檢測并予以監督,一般是各社區要認真落實管控措施,承擔起24小時監管服務責任,期間要求不得外出活動等,對拒不執行隔離的人員,由***機關依法依規強制執行并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