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非處方藥物:可備常用的退燒藥,止咳藥、過敏藥、胃藥、鼻噴霧或其他常用藥,避免去醫院發生意外感染。
2、生活用品:帶蓋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層不透水紙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濕紙巾、水杯、水瓶、被褥、醫用口罩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娛樂物品(手機、平板、書等)。
3、飲食物品:單獨的碗筷、可以囤放的食材,如:土豆、胡蘿卜、白菜、冷凍食品、面包、方便面、餅干、面條、面粉、各種零食等。
4、下載一些可“當日達”或“次日達”的網購平臺,以備不時之需購買物品,一般選擇無接觸配送是可以拿取的。另外保留相關社區或防疫部門管理的服務人員***,以防出現意外事故及時求救。
沒有。
居家隔離是根據目前當地的疫情形式,以及個人情況來決定的,如當地有疫情感染,則需要采取大面積的居家隔離來避免更多人發生感染現象,此時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都需要嚴格落實居家隔離的政策要求,另外如果自己是境外人員,則需在入境點進行集中隔離,之后再回到相應的落腳點聯系當地的防疫部門做好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不可以。
居家隔離就是所謂的封閉式生活,除了在自己單獨的房間里進行活動,是不能出門、也不可接受其他人的探訪的,而且還要盡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盡量處于下風向。
在隔離房間活動可以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先戴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門。
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
限制密切接觸者活動,最小化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公共區域。確保公共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
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
其他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時應佩戴口罩,口罩需緊貼面部。口罩因分泌物變濕、變臟,必須立即更換。摘下并丟棄口罩之后要洗手。
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接接觸者居住空間后,需清潔雙手。準備食物、飯前便后也均應清潔雙手。如果雙手不是很臟,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潔。如雙手比較臟,則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清洗。
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后,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如果沒有,用潔凈的毛巾擦拭,毛巾變濕時需要更換。
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后正確清洗。
家屬應盡量減少與密切接觸者及其用品接觸。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煙、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
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柜、床架及其他臥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水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將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
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污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脫手套后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出現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就醫。
1.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3.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