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有以下區別:
居家醫學觀察是對相對風險較低的人群實施的的一種醫學健康管理,是指在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一種自我健康管理。居家醫學觀察期間可以與家人同吃同住,醫學觀察期間非必要不出門,如果需要外出,那么應向所在村居委會提出申請,應向所在社區報告外出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等事項,經同意后方可外出。
居家醫學觀察者外出期間需要注意,不能參加聚集性活動,不能參加線下的會議,不能去一些密閉場所,像KTV、歌舞廳、浴室等等,出門最好是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離。
居家隔離主要針對的是暴露后感染風險較高人群實施的醫學健康管理,隔離期間要求足不出戶,要求在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管理下有單獨房間居住,并有獨立衛生設施。房間應該通風良好。
隔離期間應準備醫用外科口罩、消毒紙巾、84消毒液等消毒劑、設置套有塑料袋并加蓋的垃圾桶,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需要隔離。
根據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居家隔離條件為“一戶一人或一家”,同一家庭中,居家隔離對象和非居家隔離對象不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承諾一起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可以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但此時全家人都需要居家隔離健康觀察,也就是說居家隔離期間如果與家人一起居住,那么家人也是需要進行隔離的。
1、7天居家隔離期間不能外出,隔離期間最好是一人一戶。
2、與家人一起隔離者,家庭成員應盡量減少與被隔離者接觸,必須接觸時應佩戴口罩。
3、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觀察對象的人體分泌物污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單。
4、隔離者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不要直接丟棄,要集中后由專人進行消毒處理。
5、居家隔離期間家庭需要及時進行消毒,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
6、隔離期間如果出現了咳嗽、發熱、嘔吐等癥狀,需要及時反饋上報,不能謊報、瞞報病情。
7、隔離期間不應與被觀察者共用生活用品、餐具等,避免間接傳染。
根據情況決定。
1、不同的地區其要求的居家隔離時間也有所區別,如有的地方為14天,一般要進行2次核酸檢測,分別是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進行,結果都為陰性則可以解除隔離。
2、有的地區隔離時間為7天,統一在最后一天進行核酸檢測,如兩次均為陰性則解除隔離。
3、還有部分地區居家隔離期間沒有規定做核酸檢測,只需觀察隔離期有無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如沒有則解除隔離,如有則送醫就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