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8月2-5日,2022年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術年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50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參加會議。這是2022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院士行首場活動,隨后,8月-9月間,信息技術科學部、技術科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數學物理學部將陸續在黑龍江省、遼寧省、吉林省、云南省和貴州省舉辦學術年會及“科學與中國”20周年院士行活動。
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年會(以下簡稱“學術年會”)是學部作為國家最高科技咨詢機構發揮學術引領作用的重要平臺,自2008年召開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七屆。學術年會始終緊密圍繞國際科技熱點,聚焦國家創新發展戰略需求,前瞻學科領域發展新方向,分析和判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突破口,提出創新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任務和學科建設建議,展現學部重大學術咨詢研究成果,引導社會尊崇科學思想和***,促進公眾提升科學意識和素養。
學術年會以各***學部學術年會為載體,除進行特邀院士專家學術報告和2021年新當選院士報告會外,還邀請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參加并做報告,為他們提供與院士進行學術交流的平臺;在各***學部學術年會期間,面向院士群體舉辦“形勢與任務報告會”,以及由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牽頭組織的“道德學風報告會”。通過這些新舉措,希望進一步加強廣大院士對當前形勢的了解與把握,提升對院士肩負使命責任的認識。
年會突出精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區域創新發展,首次選擇分***學部、分區域召開學術年會。與此前學術年會均與院士大會同期舉辦不同,今年六個***學部首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結合***學部學科特點和地方需求,分別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省份召開。通過分***學部召開學術年會,組織院士們圍繞西部大開發與生態保護、東北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各自***所長,發揮科技智庫作用,開展建言獻策活動。例如,地學部常委會從本***學部學科特點出發,充分考慮青海科技發展情況、資源能源生態、地形地貌地質、環境水文氣候等特色,決定在青海召開學術年會,并結合地方需要有針對性開展咨詢服務和科普報告,助力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地學部50多位院士將分別與青海省水科廳、青海省自然資源廳、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學等單位,就河道綜合治理、礦產勘察、三江源國家公園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鹽湖資源保護與利用等關鍵科技問題,開展研討交流,聚智獻策。
期間,各***學部學術年會同期舉辦“科學與中國”20周年系列活動。“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是由中國科學院于2002年發起,聯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旨在發揮院士群體在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方面的高端引領和率先示范帶動作用。20年來,在六部門共同推動和廣大院士的積極參與下,院士專家走進學校、黨校、企業等,在3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2000余場次的科普報告,產生了廣泛積極的社會影響。2022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活動,6個學部將分別組織院士科普報告近50場,其中,地學部與青海省將共同組織“科學與中國”20周年院士青海報告會暨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
.tjewm{width:100%;text-align:center;margin:30pxauto;display:none;}.tjewm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248px;font-size:18px;margin:auto20px;}@media(min-device-width:320px)and(max-width:689px),(max-device-width:480px){.tjewm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60vw;margin:auto4vw;font-size:16px;}.tjewmspanimg{width:100%;height:auto;}}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