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無人機配送“空中外賣”,無人車載著堂食在小鎮內穿梭,自動發藥機最快8秒根據處方出藥……便捷、高效、快速,富有科技感的多項體驗正在杭州未來科技城不斷實現。人們或許很難想象,這里十年前還是一馬平川、田野交錯之地,現在已有三萬余家企業在此“生根發芽”。
2011年,杭州未來科技城在杭州市余杭區掛牌成立,成為中國四大未來科技城之一。從初期的電子商務、軟件信息,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隨著一行行“代碼”的累積,杭州未來科技城通過“快”“碼”加鞭,抓住一個個新機遇。
聚焦當下火熱的“元宇宙”概念,其一大核心即是擴展現實產業(下稱“XR產業”)的發展。杭州未來科技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杭州未來科技城力爭五年內培育XR上市企業5家,引培XR相關企業300家。
戴上墨鏡大小的智能眼鏡,良渚博物院內的象牙權杖、刻符陶罐就能立刻“動”起來,五千年前的文明印記在虛實結合的場景中,通過一副小小的眼鏡實現“一眼千年”。這副智能眼鏡來自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企業Rokid,其研發的增強現實(AR)智慧導覽應用已在多地文旅行業實現數字化落地。
“XR產業發展需要超前的目光去看待。”Rokid創始人兼CEO祝銘明告訴記者,杭州未來科技城打通了XR產業領域的專利快速預審通道,最快1個月便能完成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當地還形成了XR專項人才培育機制,并為人才提供安家費補助、人才落戶等系列實在的保障。
恒生科技園運營總監方菲鴻說,從開園以來,恒生科技園專注于軟件開發、電子商務等產業,助企業健康成長。他舉例,園區內一家科技企業開發的互聯網在線糾紛解決平臺,原本預期一年時間才能搭建完成,在園區針對法務、稅務等流程指導后,平臺只用了半年就順利上線。
沒有“后顧之憂”的初創企業,也很快駛入發展“快”車道。
“之前企業遇到融資難題,相關部門在詳細了解我們的商業計劃后,很快幫忙提供資源對接。還有像辦公場地需擴張等問題,也都立馬得到解決。”杭州派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單曉韻說。
八年前,在全球知名航空軟件公司工作了20年的單曉韻回國創業。經投資人引薦,通過答辯,作為重點項目成功入駐杭州未來科技城并注冊企業。如今,在航空數字智能化賽道上,單曉韻和團隊已經積累了國內外近30家航空客戶。在她看來,疫情后,航空公司更需通過數智化技術實現精準預測和動態決策。
十年間,杭州未來科技城區域內企業營收從203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7274億元,年均增速接近50%;人口總量從6萬多人增至超40萬人,增長了約7倍;注冊企業已達到3.4萬余家,并成為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活躍土壤,下一個十年這里會是何種模樣?這里的人們許下“未來之約”――“向世界一流科技城邁進”。
.tjewm{width:100%;text-align:center;margin:30pxauto;display:none;}.tjewm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248px;font-size:18px;margin:auto20px;}@media(min-device-width:320px)and(max-width:689px),(max-device-width:480px){.tjewmspan{display:inline-block;width:60vw;margin:auto4vw;font-size:16px;}.tjewmspanimg{width:100%;height:auto;}}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