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6年加入民盟的,因為我是一名教師,受到張瀾、費孝通、陶行知等老一輩民盟盟員的憂國憂民、愛黨、愛國精神的感召而申請加入民盟,希望和他們成為同志,成為戰友,一起為教育、為國家做更多的事情。”近日,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文化藝術研究院四川分院院長、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熊方軍接受中新網采訪時如是說。
政協委員、企業家、教育工作者、慈善家……除了教師身份外,熊方軍還擁有幾重身份。在這之中,作為四川省政協委員,熊方軍積極履職,十余年間共提出50多件提案。而在這些提案中,與教育扶貧相關的《關于進一步完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體制的建議》《關于大力推動西部教師教育的發展》的兩個提案讓他印象最為深刻。
熊方軍接受中新網采訪。張浪攝
“其一,西部地區由于地理原因和經濟原因,優秀教師流失嚴重。其二,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學而優則教,但現如今教育***學生的錄取分數卻逐漸下降。”在此背景下,2018年和2019年,熊方軍兩次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組成聯合調研組,針對“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和“西部教師教育發展現狀”展開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及提案,希望更大程度地發揮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相關提案在201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提案,成為民盟中央作為報送全國政協作為全國兩會大會發言的材料。
與此同時,熊方軍與民盟成都市委會合作,在樂山市夾江中學定點打造“民盟同心班”,開展長達5年的教育幫扶。“成都市是四川省優質教育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方,于是我們和民盟成都市委會合作,每年派定期派優秀教師去扶持夾江中學的教育。在實施教育幫扶的連續三年間,每年夾江中學都會來信來函,反映實施的教育成果之喜人。不但該校學生成績、上線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學生們的的素質、面貌都有所明顯提升。”除此之外,2019四川民盟教育論壇在宜賓召開時,熊方軍還以民盟四川省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的身份向宜賓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元,作為“民盟均平獎學金”,助推宜賓高等教育事業發展。
熊方軍在工作中。民盟四川省委會供圖
這些幫扶、捐贈,有賴于熊方軍數十年間創業成果的支撐。最初,作為高校教師的熊方軍,在學校創新創業政策的支持下,從借款3萬元創立高分子材料廠起家,后在房地產領域快速發展并積累了資金。熊方軍說,“這些年我在創新創業中也積累了一點財富,由于對教育有很深的情懷,所以說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0年,他被評為“第二屆四川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11年獲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
多年來,熊方軍被多種身份環繞著。但他認為,教師才是自己的本心,以及需要去堅守的追求。“無論是我做教師還是后面創業、參政議政,我其實始終是基于自己教師的身份,不忘初心。我在實踐創新的過程中,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以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熊方軍如是說。
2021年,熊方軍履新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他感嘆道,自己終于能夠全身心地回歸教育了。“我剛上任時,另一所高校的校長跟我說,他感覺我幾十年來從未離開過教育領域。”熊方軍回憶道,“我當時聽到這句話非常感動,這是來自其他教育工作者給我的肯定。”
在去年民盟成立80周年時,熊方軍獲得了“紀念中國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杰出貢獻獎”,他認為這份榮耀將伴隨自己一生。談及對未來的展望,熊方軍說:“我將繼續堅守深耕教育領域的‘初心’,隨時鞭策自己,為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也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持續貢獻教育力量。”(堯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