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冬葵子的功效與作用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車前子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冬葵子:性味:甘、寒。
功用:(1)利水通淋: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妊娠水腫及淋證。單用或配用茯苓。(2)下乳潤腸:用于乳腺炎、乳法不下及大便不通。治乳汁不通可配花粉、王不留行。
用法:3~9克。
地膚子:性味:苦、寒。
功用:清濕熱,利小便:用于皮膚濕熱之瘙癢及膀胱濕熱之小便不利。配生地、黃柏治小便熱痛。配蛇床子、白砜外用治濕瘡瘙癢。
用法:5~15克。
冬葵子
又名:葵子、葵菜子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大腸、小腸、膀胱經。
治療淋證之常用藥
冬葵子具有利尿通淋、下乳、潤腸等作用。常用于尿道感染、水腫、乳汁不行、腸燥便秘等病癥?!侗静菥V目》記載,冬葵子“通大便、消水氣、滑胎、治痢?!薄端幮员静荨酚涊d,冬葵予“治五淋、主奶腫、下乳汁?!?/p>
【冬葵子小檔案】
冬葵子高60~90厘米;徑直立,有星狀長柔毛。葉互生,腎狀圓形,掌狀5~7淺裂,兩面依稀生些伏毛或幾無毛?;ㄐ?,顏色淡紅,叢生于葉腋問,成熟時心分離與中軸脫落。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屬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藥用部位為冬葵的成熟種子,一般在春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曬干,生用。
【功效主治】
功效利尿通淋,下乳潤腸。
主治1.用于水腫、淋證。2.用于乳汁不行、***脹痛等。3.用于腸燥便秘。
【注意事項】
1.脾虛大便稀薄或腹瀉者忌用。2.孕婦慎用。
可以。
煮過雞的湯又加入了冬瓜,胡蘿卜和玉米來燉了個湯,非常營養又清甜。雞湯的營養價值很高,不過最好是清淡一些,不要放其它的調味料,放一點鹽調味就可以了。
冬瓜皮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層果皮,食用冬瓜時,洗凈,削取外層果皮,曬干而成,冬瓜皮所含營養更豐富,不但具有保健價值,而且具有藥用價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涼。
【歸經】脾、小腸經。
【功效】利尿消腫。
【主治】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1、水腫:冬瓜皮味甘,藥性平和,善于利水消腫。用于治水腫,如《湖南藥物志》以冬瓜皮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體虛浮腫,如(《浙江藥用植物志》)用冬瓜皮、赤小豆、紅糖適量。煮爛,食豆服湯。
2、暑熱證:冬瓜皮性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用于治夏日暑熱口渴,小便短赤,如(《四川中藥志》)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飲。若治暑濕證,可與生薏苡仁、滑石、扁豆花等同用。
3、清熱止咳:用于痰熱內阻咳嗽,常與清熱化痰藥同用。
4、利濕排膿:用于肺癰,常與蘆根、薏苡仁、黃芩等同用。用于腸癰,常與大黃、丹皮、桃仁、冬葵子同用。
5、抗菌作用:利水滲濕藥,特別是利尿通淋藥,經體外抗菌試驗,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茵陳對結核桿菌及球菌等有抑***用。扁蓄浸出液對某些真菌有抑***用,對細菌的抑***用較弱,澤瀉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木通水煎劑及半邊蓮對多種致病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用。地膚子水浸劑在試管內對許蘭氏黃癬菌、粵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抑***用。
冬瓜皮的相關配伍
1、冬瓜皮(經霜者佳)30克,蜂蜜少許,水煎服。本方可以治療咳嗽。
2、冬瓜皮適量,炒焦,研為經末,每次用酒沖服3克(不能飲酒者亦可用溫開水送服),每天2-3次本方可用以治療跌打損傷腰痛等。
3、冬瓜皮30克,海藻15克,金銀藤15克,水紅花子15克,浮海石30克,水煎服。本方可以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及良性中狀腺瘤。
4、冬瓜皮18克,西瓜皮18克,白茅根18克,玉米須12克,赤小豆9克,水煎服。本方可以治療腎炎,小便不利及全身浮腫等。
5、冬瓜60皮克,蠶豆60克,加水煎取湯汁飲服,每天3-4次。本方可治急性腎炎。
6、把熬好的冬瓜皮水倒入洗腳的盆中,待冬瓜皮水稍涼后把患腳放入盆內,洗泡15分鐘左右,連洗15-20天,對腳氣病有明顯療效,初患腳氣病的人一般燙洗5-7天就可治愈。
冬瓜皮的食用***
1、鮮拌三皮
【材料】西瓜皮、黃瓜皮、冬瓜皮各200克、食用鹽、味精、雞精。
【***】①將西瓜皮刮去蠟質外皮洗凈。②冬瓜皮剔除絨毛外皮。③將洗凈的西瓜皮、冬瓜皮、黃瓜皮一起放入開水鍋內燙一下,撈出。④待冷卻以后分別切成條狀,根據個人口味再放入適量的調料拌勻,盛盤即可。
【性味歸經】辛,溫。入脾、胃、腎經。
【功效】化濕行氣,溫胃止嘔,溫脾止瀉,溫腎下氣。
【功效特點】本品辛散溫通,芳香理氣,具溫而不燥、行氣而不破氣、調中而不傷中的特性,并能醒脾消食、開胃止嘔,專用于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嘔吐瀉痢、不饑食少、食積不消等證,又能理氣安胎。
【功效作用】
1.化濕行氣:①用于濕阻中焦,癥見脘腹痞脹,惡心欲吐,口不渴,便溏尿濁,苔白膩,與茯苓、半夏、厚樸、枳實等同用。②用于脾胃氣滯,多因暴飲暴食致胃中氣機阻塞,癥見胃痛,脘腹脹滿,噯氣酸腐,吐出不消化之食物,可與木香、枳實等同用。
2.溫胃止嘔:①用于脾胃虛寒、胸痞嘔吐,可與木香、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同用。②用于妊娠嘔吐,可單用本品1.5克至3克,研末沖服,或與茯苓、半夏、蘇梗等同用。
3.溫脾止瀉:用于脾虛寒濕積滯之瀉痢證,可與干姜、附子、吳茱萸、肉豆蔻、訶子、木香、黃連同用。
4.溫中安胎:用于虛寒氣滯、胎動不安者,可與白術、桑寄生、川斷、杜仲等同用。胎動由于熱者不可用。
【鑒別應用】砂仁與白豆蔻,性味相同,功效相似,皆為芳香化濕、行氣寬中之品,惟白豆蔻芬芳清香、溫燥性較小,兼可宣通肺氣,用于胸悶不暢及中焦寒濕伏郁之輕證;砂仁則香氣濃郁,溫燥性較強,且功專于脾胃、腎,常用治寒濕凝滯、中焦阻塞較重之證,及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并有溫腎下氣之功。
【配伍應用】
1.配白蔻仁:砂仁香竄而氣濁,散寒力較大,功專于中下二焦,暖胃燥濕,引氣歸元(腎),適宜于寒濕積滯、寒瀉冷痢,又有安胎作用;白蔻仁芳香而氣清,溫燥之性較差,功專于上中二焦,和胃止嘔,適宜于濕濁阻胃之嘔噦、嘔逆,并能宣通肺氣。兩藥配用,宣通三焦氣機,芳香化濁,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俱能治濕濁內蘊、胃呆納少、氣滯胸悶、脘腹脹痛、反胃嘔吐等證。
2.配青、陳皮:砂仁辛香性溫,有醒脾和胃、行氣寬中之效;青皮性猛,偏于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陳皮性緩,偏于健脾行氣、燥濕化痰。三藥合用,理氣止瀉,治脾胃氣滯、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及濕阻脾胃之泄瀉、痢疾。
3.配佩蘭:砂仁香濃氣濁,燥濕之性較強,有化濕醒脾,行氣寬中,安胎之效;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化濕悅脾,理氣之功為要。兩藥配用,芳香悅脾,可用治濕阻氣郁、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證。
4.配冬葵子:冬葵子有催乳之功,另有滑腸作用,配砂仁行氣和胃,可增進食欲,加強營養吸收,故兩藥配用,有行氣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氣滯脹滿疼痛諸證。
5.配熟地:砂仁行氣調中,醒脾開胃,又助消化,并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安胎作用;熟地補血生精,滋腎養肝,久服易膩嗡,宜用砂仁拌(或佐有少許砂仁)。兩藥配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膩礙胃之弊,又可引熟地歸腎,此謂一舉兩得。
6.配黃芩:砂仁與黃芩,二者性味功效迥異,然均有安胎之功。砂仁辛溫理氣之品,和氣機而安胎孕;黃芩苦寒清熱之品,降火涼血而安胎孕。二藥同用,寒溫相合,氣血配對,可使樞軸回旋,升降復取,熱泄氣和,而成安胎之妙用。
7.配木香:兩藥均是芳香辛散溫通之品,功效相同,皆有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之功,但砂仁偏于醒脾和胃,木香偏于調中宣滯,兩藥配用,治療脘腹氣滯脹痛、消化不良,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
【應用注意事項】陰虛有熱者忌服。
冬葵子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車前子的功效與作用、冬葵子的功效與作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