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不少深圳人迎來了開工的第一天。但有的深圳人卻在這整個春節假期里,靠著“上門喂養”,賺到了超10000元的收入。
深圳,可能是中國最多人養貓的城市。但由于深圳的移民屬性,每年到了春節等長假到來時,深圳的貓奴們為了自家“主子”在假期不被餓死,直接推火了寵物寄養、上門喂養等業務。
今年春節,當深圳打工的人們返鄉和家人團聚的時候,有一群特別的人正挨家挨戶上門,陪伴別人的寵物過年。這個在外人眼里可以在假期里邊掙錢邊擼貓狗、看似很輕松令人艷羨的工作,其實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門道。
我們不是“鐘點工”
一風和珊珊從20年5月開始做上門喂養業務,至今已經照顧過超600只寵物,一天最多上門16次,從早上8點出門一直忙到晚上12點半。
他們是一對戀愛七年的情侶,2015年在成都旅行時相識,珊珊為了一風考研到哈爾濱,在哈爾濱收養了一只叫菜菜的流浪貓,畢業后一起來到深圳。
在深圳,搞錢是一種無奈的DNA。為了改善生活,兩人開始***做上門喂養,身為英語教師的珊珊***做客服,后來由于精力有限,一風開始接手做客服并發展為全職做寵物相關業務。
▲一風和珊珊家的貓“菜菜”
同樣是上門喂養,他們的收費并不算便宜。平日里上門喂養,收費90元/次,而春節期間是125元/次。即便如此,他們依然要陪伴近200只貓渡過春節。
“很多人把上門喂養的人當作鐘點工,他們會覺得,我家就一只貓,你只要過來鏟個屎、喂個糧就可以了,特別簡單。”談到這份工作,一風覺得更多的是誤解:有些人不明白為什么收費那么高,明明鐘點工也是上門,只需40元就能搞定。
在一風看來,上門喂養不光是喂糧鏟屎,還包含了打掃清理環境、觀察寵物狀態、陪伴寵物玩耍、喂藥、剪指甲等各項繁瑣的工作,沒有養寵經驗的人很難完成,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構建雙方信任感,以及背負看顧好寵物的責任。
▲網傳今年春節,深圳上門喂養報價單
一風和珊珊每次接單前,都會去客戶家里“踩點”,同時簽訂《上門喂貓服務協議》。事先熟悉路線、跟寵物家長聊聊天,了解寵物情況,記下要喂多少糧、喂多少水,清潔工具放在哪里,如果突發病癥附近有沒有熟悉的寵物醫院等等,還會留下***復印件。
“你找上我幫你照顧寵物,你要看到我是什么樣的人,這樣才會放心。因為你離開深圳以后,要是一個陌生人跑去你家,會發生什么是不可控的。”
大部分養寵家庭都會安裝監控,如果有些人沒裝,在上門簽協議時一風和珊珊也會建議家長安裝,不止為了看上門喂養的過程,平時也可以隨時監控寵物的情況。
上門喂養過程中會在幾個關鍵點錄像,比如進門時貓的情況、糧、水、家里的情況,錄完立刻發給家長溝通接下來的安排。
離開時門窗的狀態、水電的狀態、貓、貓砂、食盆水碗等都有視頻記錄,通常上門一次的時間是40分鐘左右。
有些喂養人服務一次加收一次錢,比如剪指甲加10元、擦眼淚加10元、陪玩10分鐘加10元等。但一風他們沒有加收,每一次都會盡心照顧。
“有什么需要我們做的,或者想要我們做的,都可以說。比如說家里養花、養魚都會幫忙照顧,甚至幫忙取快遞….這些都是不會另外收費的。”
除夕一早的九點多,珊珊已經出門喂完一家貓咪,在趕路間隙匆匆吃早餐。這個春節,他們已經照顧了超過200只貓咪。
無數養寵家庭背后的“真實”
“做這行,你會見識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養寵方式。”珊珊說這句話時,表情非常一言難盡。
上門喂養不是一種產品,不像賣貓糧賣玩具付完錢發貨就完了,而是要真正深入到每個家庭,看到他們原本的生活面貌,以及是如何對待寵物的。
正常上門頻率是2-3天一次,如果是幼貓或者身體不好的貓咪最好一天一次。
有些高端小區的住戶不在乎錢財,心疼貓咪在家沒人陪伴,于是叫一風一天上門兩次喂主食罐頭和凍干,甚至會加錢讓他在家待足2個小時,直到罐頭吃完,陪伴貓咪玩得盡興才滿意。
這種行為一風覺得很能理解,但他不理解的是,有些家庭七天才讓上門一次,而上門后所見到的場景簡直讓他終身難忘。
每次接單前一風都會先加微信,這次接了個急單沒來得及事先“踩點”,但是看朋友圈里的客戶是個高顏值,且生活非常精致享受的人,于是沒多想就接了。
但是等到正式上門的時候,拉開門一看,整個家里就像是炮彈轟炸過一樣,內衣內***子在地上到處都是,紙巾、塑料袋、碎屑等垃圾鋪滿桌面地面...連一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貓砂盆里密密麻麻全是蟑螂,簡直是密恐的地獄。一風一次次鏟起來的都不知道是貓屎還是蟑螂的尸體。
到了喂糧的時候,看到墻角放著一大袋敞著口的貓糧,舀一勺上來里面蠕動著一只只的小蟑螂...沒找到其他貓糧的一風也只能舀到貓碗后盡量把蟑螂挑出來,然后委婉地跟家長建議說貓糧不能敞口放,容易生蟲受潮。但是下次上門時發現貓糧還是敞著口的。
“每次聽到他們家的貓沖我喵喵叫,感覺就像它在跟我求救,生活在這種家庭里的貓,實在太可憐了。”
有個家庭養了一只狗和兩只貓,狗是靈緹犬,運動量特別大,一歲左右正是活潑的時候,那個家長弄來一個海鮮箱子,上面鋪滿了尿不濕放在陽臺,就把狗關在陽臺里不讓出去,平時也不溜狗。
等一風去的時候那只狗在陽臺上已經憋得不行了,打開陽臺門,箱子里、地上全都是屎和尿混在一起,臭味熏天,一片狼藉。
一風只能忍著惡心把箱子上的尿不濕卷在一起扔掉,把沾滿屎尿的箱子小心翼翼搬到洗手間用花灑清洗干凈,再清理陽臺的地面…..
“實在太挑戰心理承受力了!”一風說著露出了不堪回首的表情。
▲清理前
▲清理并添加食物后
一風和珊珊去過那么多家庭,也看到過他們原本生活的樣子,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家庭打理得舒舒服服的,干干凈凈的。不能像一些人在外出入高檔場所,回到家就跟豬窩一樣亂七八糟。
“可能是因為我年齡比較大吧,對于我來說把自己生活過好是最重要的。”
愛貓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一般來說,一風和珊珊只接疫苗齊全、身體健康的貓咪,但是在上門喂養的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各種意外情況。
提起突發意外,有一只貓對一風觸動最大。
那次上門的家庭在羅湖,養了兩只貓,住在高層但沒有封窗。一風過去后只看到其中一只貓,第二只貓到處都找不到,后來拉開窗簾才看到貓就站在打開窗戶的斜杠上,底下就是20層的樓高。
當時一風雖然心慌但沒有輕舉妄動,馬上錄視頻發給家長,家長焦急地說“你馬上把它抱回來吧”。
一風怕貿然上去抱貓下來會***到它,于是先裝作什么事都沒有發生,正常鏟屎換糧,同時關注它的一舉一動。
等到貓貓對他的氣息有些熟悉后,再慢慢靠近窗戶一點點把窗關上,讓貓貓慢慢靠近屋內,最后直接跳到了屋里的地板上,總算有驚無險地度過了這次的危機。
后來才知道,那只站在窗外的貓貓還患有心臟病,需要每天上門給它喂藥。
一風連續去了一個月,那只貓從一開始對他充滿戒備,到后來圍著他又叫又蹭,粘到不行。每次去鏟屎換糧清理完地面之后,一風就坐在板凳上休息,兩只貓這時慢慢走過來依偎著他。
偌大的房間安安靜靜,就剩下一個人和兩只貓,看著干凈整潔的家,望著窗外的景色,這種感覺真的特別好。
如今,一風和珊珊到現在也擁有了不少老顧客們,曾經一個小姐姐第一次找他們上門時在和男朋友談戀愛,下一次就是她回老家結婚,還給了珊珊一包喜糖。
等到再下一次就看到小姐姐肚子已經隆起,新的生命即將誕生...“這種和家長們互相陪伴成長的過程很讓我們感動”。
同樣讓他們感動的,還有一些對寵物非常上心,對他們也比較尊重的家長們。
去年九月的深圳,正是很熱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會準備果汁、礦泉水、牛奶之類的放在冰箱里,桌子上還會放一些零食水果,上門的時候跟珊珊說渴了就直接喝,餓了就直接吃,不用客氣。
有一次家長跟一風聊得特別開心,在家里找了半天,發現還剩一盒月餅,當時正值中秋國慶期間,那個家長直接把月餅塞進一風懷里說“拿走~拿去吃”。
有的家長還會提前畫好路線圖給他們,然后在家里放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便利貼,上面包括各種貓貓所需東西的地點、如何喂食,貓貓有什么偏好等等,有些甚至會發一份word文檔給一風他們。
“這樣我覺得挺好的,證明這些家長對貓很在意”。
每當喂養結束,發完最后一個視頻給家長,能得到一句“謝謝”、“辛苦了”、“貓貓很開心,這段時間多虧你們了”這類反饋,一風和珊珊就覺得特別滿足和幸福。
在深圳這個人來人往的城市里,一些人因為寂寞需要寵物陪伴,于是養了貓狗,也有些人近幾年開始跟風養貓,但是沒有去學習過該如何喂養,比如一些家長因為貓喜歡吃,就長期給貓吃貓條,但其實貓條里含有誘食劑,長期食用對貓并不好。
希望大家要具備一些基本的養貓知識再去養,“而不是我在這個城市,我需要貓,所以我才養貓。"
今年上門喂養尤其火爆,也有人跟風做這行,但是要做到真正對寵物用心負責,才能做好這份看似簡單背后卻需要耗費很多精力的工作。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一風和珊珊今年也將繼續奔波在深圳各個養寵家庭中,未來還有無數只貓等著他們去照顧和陪伴。
本文由深圳微時光原創發布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