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據瓊瑤《幾度夕陽紅》原著小說創作,圖片源于《幾度夕陽紅》電視劇。
《幾度夕陽紅》原著里的幾個男人,要論結局最好的,當屬王孝城。
王孝城把“不婚和獨身”掛在嘴邊,最后卻婚姻美滿,家庭幸福。
而高調戀愛的何慕天,成了“孤家寡人”;早婚早育的楊明遠,更是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
相比之下,才知王孝城的智慧。
何慕天婚后遇見“真愛”,沒有處理好感情問題,妻子蘊文和他離了婚,情人李夢竹轉身嫁給了楊明遠,徒留何慕天一個人傷神。
失去李夢竹后,何慕天守著回憶過日子,余生未再娶妻,雖然他在商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可情場上的失意,成為了他終生的遺憾。
楊明遠娶了喜歡的女人李夢竹,可兩人的婚姻過得擰巴壓抑。
楊明遠為了養家糊口,放棄了夢想,結果只換來了李夢竹的愧疚和感激,李夢竹給不了他想要的愛情。
人到中年,昔日好友重聚,王孝城的到來,刺痛了楊明遠的自尊心。
差距,是肉眼可見的。
楊明遠和李夢竹夫妻,為了生活勞心勞力,風華正茂的兩人,變得滄桑麻木,拘謹瑟縮;為了招待王孝城和他的新婚妻子,李夢竹不得不臨時拆掉紙門,好騰出稍微寬敞一點的空間。
王孝城看出了楊明遠的貧困,為了保全楊明遠的面子,王孝城編造了各種理由好給楊明遠一家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四十來歲的王孝城,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襪子可穿的窮酸學生,他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畫家,娶了嬌妻,不缺錢,也不缺愛。
楊明遠,曾經和王孝城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兩人繪畫功底不分伯仲,并且家境相似,志同道合。
楊明遠不會想到,十八年后兩人的命運天差地別,楊明遠還在為一家人的溫飽發愁,王孝城已經成為了人上人。
王孝城,他憑什么?
讀了《幾度夕陽紅》原著才知道,豁達通透的王孝城,他能愛情事業雙豐收一點都不意外。王孝城清醒的婚姻觀,真該警醒何慕天和楊明遠。
性格決定命運在藝專讀書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們紛紛談起了戀愛,既有小羅追女友,又有何慕天和李夢竹未婚同居,更有楊明遠“收留”受傷的李夢竹。
年輕男女之間,產生心動的感覺,再平常不過了。
王孝城也喜歡過李夢竹,可他不像何慕天那么不負責任,也沒有像楊明遠一樣急不可耐,王孝城把這份喜歡,默默放在了心底。
看著何慕天和李夢竹戀愛,楊明遠嫉妒,偏激,說了不少何慕天的壞話;而王孝城,他承認何慕天的優秀,夸贊他是個漂亮的男人,并且大方祝福了李夢竹。
楊明遠抓住“何慕天與李夢竹未婚同居”說事,還與人打賭說兩人結不了婚,王孝城卻說:
“為別人的事爭得面紅耳赤,何苦?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是別人自己的事,你們操什么心呢?走!我們到邱胡子茶館里去坐坐吧,跟他賒賬?!?/p>
楊明遠和王孝城的胸襟氣度,決定了兩個人的生活態度。
一雙襪子破了七八個洞,楊明遠縫縫補補,不舍得丟;王孝城則干脆光腳穿鞋,扔掉了襪子。
王孝城的豁達灑脫,是楊明遠怎么也比不上的。
楊明遠娶了心愛的李夢竹,可日子過得并不舒坦,反而他心里一直有個疙瘩,因為李夢竹是懷著何慕天的孩子,嫁給的楊明遠。
楊明遠主動求娶李夢竹,許下諾言不會介意她的過去,并且會善待她的孩子,可說的和做的,卻是兩回事。
楊明遠結婚后,把自身的性格缺點暴露無遺,他敏感,自卑,偏激,習慣出口傷人,這樣的男人,想要幸福真的很難。
王孝城不是個沉湎于過去的男人,他不會為情所困,更不會像楊明遠一樣鉆牛角尖,抓著一件事不放,他會瀟灑地活在當下,這也是為什么他能逆襲,而楊明遠卻不可以。
楊明遠把生活貧困的根源怪罪在妻子李夢竹的頭上,認為是李夢竹和孩子的拖累,導致楊明遠放棄了繪畫,只成了一名普通小職員,前途盡毀。
楊明遠不愿意承認的一點是,即便沒有李夢竹,他也很難成功。
得知王孝城成了名,王孝城鼓勵楊明遠拿起畫筆,楊明遠試著畫了幾次,結果是沒有靈感,畫得一塌糊涂,楊明遠情緒失控,又扔又摔,根本沒有潛心作畫的姿態。
要成為一名藝術家,經歷的失敗,可能需要成千上萬次,一兩次畫不好就大發雷霆的楊明遠,就算沒有妻兒的拖累,也很難把藝術之路堅持下去。
真正阻礙楊明遠發展的,不是李夢竹,而是他自己。
對待感情慎重王孝城對待戀愛和結婚,他年輕的時候如是說:
“我王孝城是不想結婚的,交女朋友就得作婚姻的打算!我怕婚姻,那是枷鎖,我寧可海闊天空,自由自在地過過舒服日子,不想被婚姻鎖住。而且,我也有自知之明,除非有我真愛的女孩子,要不,還是算了。”
坦率說出自己喜歡獨身,不會結婚的王孝城,乍一看以為他是個浪子,實際上他對待感情,才是真的慎重。
王孝城沒談過亂七八糟的戀愛,遇見喜歡的女孩子也沒有表白,不是他覺得婚姻不重要,而是他認為婚姻太重要。
他想要的婚姻,是和真愛的女人相守,不是將就,也不是一時興起?!罢劻藨賽劬鸵Y婚”,這個男人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實他才是最有責任感的那一個。
何慕天如果能有王孝城的透徹,也不至于錯過深愛的女人。
何慕天接受了家里安排的聯姻,沒有反抗,沒有不滿,隨隨便便就結了婚,婚后妻子懷了身孕,他又覺得缺少愛情,看不慣妻子的強勢。
遇到了單純溫柔的李夢竹,何慕天“隨隨便便”的老毛病又犯了,不顧自己有家庭的事實,自私地和李夢竹同居并訂了婚,結果李夢竹發現了他的秘密,火速離他而去。
何慕天如果可以謹慎對待婚姻,不輕易開啟一段感情,他和李夢竹,本可以走到最后。
婚姻需要物質基礎王孝城四十來歲,事業有了成就,才走進了婚姻。
楊明遠說:“剛結婚不久,一位本省小姐,孝城還是個聰明人,事業有了基礎再結婚,現在是什么都好了?!?/p>
愛情可以風花雪月,婚姻則要有柴米油鹽。
《北京愛情故事》里說:“沒有物質的愛情是不存在的,因為物質和愛情是密不可分的,是緊密相連的?!?/p>
王孝城過早看清了現實,也認清了自己。
讀書的時候,靠發放的補助才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和朋友去看話劇,買不起票,只能靠蒙混過關,還是何慕天慷慨解囊,給王孝城和楊明遠等人買了票。
這樣的物質條件,談愛情和婚姻,都太奢侈。
楊明遠不管這些,明明養活自己都是難事,卻頭腦一熱,娶了懷著孕的李夢竹。王孝城可以自由追求藝術,楊明遠卻被迫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李夢竹做了家庭主婦,全家的開支,都需要楊明遠那點可憐的薪水,楊明遠稀里糊涂,就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糟心。
李夢竹生下了女兒才一年,就又生了兒子,家里連孩子們的容身之處都沒有,勉強隔出來了一個房間,才安頓好了兩個孩子。
結果是大人受苦受累,孩子們也跟著遭殃,女兒楊曉彤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還是李夢竹把自己的紗裙改了一下送給了女兒。
王孝城要來家里,李夢竹的第一反應不是重逢好友的喜悅,而是家里的環境,難以接待客人。
《幾度夕陽紅》原著里寫道:“她本能地打量了一下屋里,破舊的紙門東一條、西一條地掛著,露出了里面的木頭架子,榻榻米早已泛黃,紫紅的布邊全已破損,墻上水漬和油煙遍布、屋角蛛網密結,再加上那些堆在榻榻米上無處安放的孩子們的書籍……這一切加起來,給人的印象是零亂、寒苦和窘迫?!?/p>
貧賤夫妻百事哀。
楊明遠和李夢竹,為一點小事爭吵不停,王孝城看著不再明媚的李夢竹,心里覺得可惜,他想:如果當初娶李夢竹的是自己,會怎樣?
很快他就打消了這個猜想,因為他不會在一貧如洗的情況下,就草率結婚,無計劃地生育。
王孝城畫作賣到了幾千塊一幅,娶了條件和自己匹配的年輕姑娘,楊明遠嫉妒他的富裕,卻沒想過王孝城為何會富裕。
婚姻需要經營楊明遠和李夢竹的婚姻,兩個人都在忍耐,楊明遠要接受李夢竹不愛他的事實,而李夢竹要無條件包容楊明遠的壞脾氣。
楊明遠把生活的不如意,全推到李夢竹身上,動不動就指桑罵槐,提起李夢竹的傷心事。
王孝城去了楊明遠家里一次,就看出了兩人婚姻的癥結。
王孝城對李夢竹說:“我覺得,你有點過分對明遠讓步了,才會弄得他要發脾氣就發脾氣,他以前也不是這樣不近情理的,你處處讓他,他就會越來越跋扈……”
婚姻不是靠單方的無條件容忍就可以維持的,解不開心結,消除不了芥蒂,兩人永遠不會痛快。
過分遷就對方的壞脾氣,不是通情達理,而是助長了對方的氣焰。
在婚姻里忍氣吞聲的人,通常都沒有好下場,王孝城當然清楚李夢竹卑微的原因,懷著別人的孩子嫁人,總歸是沒有底氣的。
可王孝城不認為李夢竹就該因此喪失人格,委曲求全。不是李夢竹非要嫁給楊明遠,而是楊明遠明知李夢竹的經歷,卻堅持娶了她。
夫妻雙方,才華和能力可以有差距,但人格上,一定要是平等的,沒有誰高貴,也沒有誰低賤。
李夢竹以為卑躬屈膝,好好伺候楊明遠就能換來夫妻和睦,她終究還是太年輕,十八九歲就嫁人生子,殊不知,婚姻光靠妥協是不夠的。
王孝城在感情上,看得很明白,李夢竹十八年沒有參透的婚姻真相,王孝城一語就點破,他真的太有眼光。
結語《幾度夕陽紅》“結局最圓滿的男人”王孝城,他的婚姻觀,太清醒。
何慕天,很欣賞王孝城。
王孝城到訪,書中有一段何慕天的心理描寫:
“一個熱情而灑脫的藝術家,絲毫不沾染時下的市儈氣息。又不是一個喜歡沉湎于舊日生活中的人,應該屬于半現實半夢想的人物,時而灑脫不羈,時而又深沉含蓄。但,不管怎樣,聽他豪放的談談藝術界的趣事,或默坐片刻,抽上兩支煙都是很愉快的事。”
王孝城情商很高,在楊明遠面前,他說藝術界很亂,自己想改行做商人,他很懂得維護楊明遠的自尊心;而在富商何慕天面前,王孝城則暗示自己只是個落魄藝術家。
也難怪王孝城在多個圈子里都能混得開。
不隨便戀愛,對待感情慎重,先立業后成家的王孝城,他才是全書最有擔當的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