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元,能做多少事?
2個月的早餐、3件李寧休閑衛衣、9個泡泡瑪特盲盒、15支完美日記口紅、20杯星巴克咖啡……
還可以是只去一次寵物醫院的價格。后續涉及到住院手術,則要花費更多,有的甚至高達上萬元。
高昂的收費標準,讓每一個去過寵物醫院的愛寵人士,自然而然地將寵物醫院與暴利行業聯系起來。
實際上,看似“躺”著收錢的寵物醫院,卻沒那么光鮮,甚至賠個精光也是常態。
“躺”著收錢
“沒有拒絕的權利,除非你不治”
因為家里的“小祖宗”米可生病,在北京某家互聯網公司就職的劉婧特意請了一天事假,陪貓咪跑了兩家醫院,花費近6000元。
某個工作日的晚上,劉婧察覺出米可狀態不對,“窩在沙發一角,半瞇著眼,似睡非睡”。因為經常去的寵物店沒有檢查設備,劉婧在大眾點評上搜索了一家評分靠前且距離適當的24小時營業寵物醫院。
先是全身檢查,再是住院,前前后后花了大概2000多元。兩個星期后,米可病情并未好轉,劉婧便將它轉到一家由朋友介紹的醫院。
在新醫院醫生的“建議”下,手握著所有檢查結果的劉婧,又帶著米可把所有檢查重新做了一遍。“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除非你不治”。
無法拒絕的還有同為“貓奴”的宋璇。為了找個伴兒,宋璇領養回來一只英短藍貓“丸子”。有次,宋璇無意間發現丸子便血,二話不說直接“殺”進寵物醫院,又是驗血又是驗便。醫生看了幾頁化驗單說了句,“可能是吃多了”。
為了一句“可能是吃多了”,宋璇花了400多塊錢。
400多元的價格放在整個寵物醫療行業并不算高價。《2020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人均單只寵物的年消費金額約為6653元,同比增長19.6%。
其中,高定價的寵物醫療項目占據寵物消費的最大一部分。《2020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年均貓狗醫療消費約合1501.65元。
年均醫療消費水平。/《2020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分析報告》
虎嗅的一篇報道中提到,目前新瑞鵬門店醫療項目客單價為600多元。在北京通州經營著一家寵物醫院的老李表示,店面目前客單價在500元左右。
宋璇也并不覺得400多元有多貴,只是“這錢花得有些委屈”。現在領養丸子快四年了,如今的她根據經驗,能判斷出丸子狀態不對的大致原因。“比我更有經驗的醫生為何看不出來?非得做檢查?”宋璇也只能用“400塊買個教訓”來安慰自己。
2018年2月27日,烏魯木齊市北緯三路愛典動物醫院,吳方園在和同事給小狗打針。/視覺中國
和劉婧、宋璇一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關于養寵,你的煩惱是什么呢?”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選擇了“看病難,看病貴”。高昂的收費標準、私營的醫院性質,讓每一個去過寵物醫院的愛寵人士,自然而然地將寵物醫院與暴利行業聯系起來。
甚至有媒體將其評價為一門“商人穿上白大褂”的生意。
閉眼撒錢
閉眼撒錢前期至少需投入百萬元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019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高達14.2%的寵物醫院處于虧損狀態。
寵物醫院經營情況。/《2019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
寵物醫院“躺”著收來的錢,都進了誰的口袋?
走進老李位于北京通州的寵物醫院,前臺右側擺放著各類寵物食品和用品。再往里走,兩側空間被做成了一個個隔間,分別用來做診療室、藥房、化驗室和X光室。觀察室、手術室則安排在了二樓。
上下兩層,共計200平米的經營面積,已經超過了半數同行。據悉,目前市場上多以100-199平米的中小型寵物醫院為主。
再寬敞的空間擺上驗血儀器、顯微鏡、氧氣瓶、手術臺等各類基本診療儀器后,每個隔間都顯得狹小擁擠。
寵物醫院手術室。/視覺中國
要想一步到位配齊所有器材,老李估算了下,至少需要投入60萬元。
認證為寵物醫生的知乎網友@墨跡的趙先森分享了一份更為詳細的價目表。結合評論區補充內容,即便其中不乏一些二手器材,前期采購設備至少需要投入15萬元左右。
知乎網友@墨跡的趙先森分享的價目表:“生化40000+耗材2000+血常規18000+呼吸麻醉機20000+顯微鏡2000+電腦5000+二手超聲13000+,和一臺師傅送的x光”。/知乎
“設備折舊年限一般按5-8年計算”,老李所說的理論數據,哪里能應對得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從事前臺行政工作的王衫奇告訴新周刊記者,他所在的連鎖醫院每年都會更新設備。“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源,大家都在努力更新設備和技術。”
算上店面裝修,現在想在北京辦一家和老李同規模的寵物醫院,至少需要投入百萬元。除了這些,日常的人力、房租和藥品采購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據老李估算,日常經營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一筆支出,占比約為45%,其次是占比25%的藥品和20%的房租。
“這還沒有算上器材的折舊成本,從財務角度來講,其實還是賠錢的。”老李補充說。
熬到賺錢
“生存是能不能的問題”
走出老李的寵物醫院,一直往右走,不到500米的距離,至少有2家以提供寄養、售賣寵物食品和用品為主業的寵物店,還有一家是和老李完全“撞型”的寵物醫院。
“現在寵物醫院競爭也挺大的。”被一位有著10年經驗的寵物醫生邀請一起創業時,張池已經做了3年的助理醫師。“抱上大腿創業”的亢奮情緒還沒來得及渲染,張池便發現,和他一樣,越來越多的人自立門戶創辦寵物醫院,行業競爭變得激烈。
寵物經濟有多火?試問誰的身邊沒幾個“吸貓擼狗”的朋友。相關行業報告顯示,從2013年至今,寵物主數量逐年持續增長,截止到2020年,養寵人數達6294萬人,較2019年足足增加了174萬人。
逐年遞增的用戶群體及高客單價的人均消費水平,讓國內寵物行業市場前景充滿想象。
據《2020年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5月,我國寵物診療機構數量超過1.6萬家。
而且,數量還在以每年4000家的速度增長。老李分析說,其中一半是市場擴張下的自然增速,另一半則是被資本“催熟”的。
就這樣,寵物醫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供給側增速大于需求側增速的行業隱患一直存在,同區域的寵物醫院競爭變得尤為激烈,王衫奇甚至遇到過同行故意抹黑的情況。
優勝劣汰的商業法則似乎不適用于寵物醫院行業,無法盈利的從業者并不甘心就此退場。
疫情以來,王衫奇對行業最直觀的感受是,沒有新企業加入,舊玩家則在“努力撐著”。
因為前期投入巨大,從業者只能“努力撐著”,熬到賺錢回本。“一年,收支平衡;三年,回本。”老李總結的行業規律決定因素是時間,背后更深層的原因是,通過時間積累下的客源。
開業前兩個月,張池因為沒有客戶,愁到“沒心情吃飯”。最終,在另一位合伙人動用往日客戶資源才得以解決。
王衫奇所在的這家寵物醫院是一家有著十年歷史的老店,客源穩定,每天接診量大概在25個左右。
寵物醫院日接診量情況。/《2019中國寵物醫院發展報告》
每日25個接診量已屬行業天花板級別。《報告》顯示,我國超半數的寵物醫院每日接診量在10個以內。
老李的醫院需要每天6-10個接診量才能勉強保證收支平衡,25個接診量能夠讓王衫奇就職的寵物醫院在淡季也有利潤保證。
對普通消費者來講,關于接診量的行業門道很遙遠,可其中的運作規律影響著每次的消費體驗。
因為器材使用頻次低,平均攤到每次檢查的費用也隨之變高。/圖蟲創意
已經成為行業“老兵”的老李經常會被邀請授課,其中一門課程便是應對客戶投訴的溝通技巧。在老李看來,寵物主之所以覺得收費貴,是因為與人的項目相比。
例如,寵物的核磁共振需要3000-4000元不等;相比之下,根據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公示的信息,根據掃描部位不同,人體的每次檢查價格不足千元。
假設一臺機器每天檢查100人次,才能實現收支平衡,那么就需要每天檢查100人次。按照客單價15元計算,這臺機器每天收入1500元。而按照寵物醫院的日診量,寵物醫院要想達到同樣的收入水平,卻比登天還難。據老李介紹,寵物醫院檢查一項的費用毛利大概在50%。
因為器材使用頻次低,平均攤到每次檢查的費用也隨之變高,落到每個寵物主賬單上便是“暴利行業”的假面。
前期投入高,回報周期長,行業特性決定了在創業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從業者必須解決生存問題。
就在外界通過營收、毛利等財務指標去評價寵物醫院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時,從業者想著的是,自己能不能活下來。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