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的懸疑劇不少,前腳“迷霧劇場”上線肖央、董子健、趙麗穎的《誰是兇手》,后腳東方衛視播出由高群書監制,韓博文執導,鄭愷、張國立、林峯主演的刑偵劇《也平凡》。作為極度類型化的劇集,頗具懸疑感的刑偵劇對觀眾有著別樣的吸引力。
一種非典型刑偵劇的意味
與《誰是兇手》的敘事結構相似,《也平凡》也圍繞著一樁陳年舊案展開。最明顯不同的是,《也平凡》開局就玩了一出“反套路”的戲碼,這也讓該劇有了一種非典型刑偵劇的意味。
劇名《也平凡》頗有文青氣質。據介紹,劇名來自劇中人物季平和季凡兩兄弟,各取了“平”與“凡”組合而成;另外也可理解為“平生莫不平,凡人也非凡”之寓意。名字看似平凡的兩兄弟,他們的身世之謎與案件的真相緊緊纏繞。
劇集開篇,凌海市早高峰地鐵人潮洶涌,一名乘客突然離奇倒地,去新單位報到的刑警季凡恰巧親歷了這樁光天化日之下的兇殺案。在這之后,凌海市又相繼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展覽館藏尸案”“寵物店焚尸案”,一系列案件均指向27年前的李倩墜樓案。說該劇“反套路”,是因為觀眾在第一集就處于“上帝視角”。有意思之處在于,《也平凡》拋棄了以往懸疑劇“誰是兇手”的最大懸念,在第一集末尾就把案件真相告知觀眾———揭開易容面具的兇手,正是季凡的哥哥季平。
更大的懸念產生了。明面上,季家是一個和諧的三口之家,父親季廷山一力打造了四方集團,是凌海市首富;季平是四方集團總經理,父子、兄弟間頗多溫情時刻。而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不難看出,季廷山與季平正是凌海市這些案件的幕后黑手。父子倆心知肚明且都瞞著季凡,維持著家庭溫馨的假象,季凡卻是一名追尋案件真相的熱血刑警,與自己的父親、兄長天然對立。
由此,《也平凡》展開了雙線敘事。一條故事線聚焦季凡與季平的對手戲,身為兄弟的兩人,各自站在正邪立場上展開交鋒,季凡因而陷入正義和親情的抉擇。另一條故事線退回到27年前,與李倩案相關的人員一一浮出水面,他們正是當下案件的受害人。27年前的冤假錯案,就像一只蝴蝶扇動翅膀,陰差陽錯結下“惡果”。
如果劇情在第14集戛然而止
雖然“誰是兇手”的懸念一早就被揭開了,但人物的動機仍頗值得玩味,抽絲剝繭由果及因的推論過程,也構成了《也平凡》的最大看點。從節奏看,該劇出場人物多,線索繁雜,劇情推進稱得上緊湊。季平表面上是風度翩翩的企業家、很有善心的愛狗人士,暗中卻是越來越失控的兇手。在該劇中,張國立也打破了往日慈祥忠厚的父親形象,飾演表面儒雅,實則陰狠、瘋狂的反派角色季廷山。據說該劇原名《面具》,意指人人都戴著面具,反面人物也有其兩面性。
同樣,主人公季凡也在人物塑造上玩了一出“反套路”的游戲。身為公子哥的季凡一出場,開豪車、戴墨鏡,衣著發型都很講究,人設是天才型刑警,極擅長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心理側寫。前幾集劇情中,警員之間的互動也加入了不少搞笑的成分,季凡經常和同事們互相調侃,畫風頗具喜劇色彩,為的是塑造新時代的刑警形象,“不少觀眾印象中的刑警是不修邊幅、胡子拉碴、一直穿著一件皮衣,但新時代的刑警的確不一樣了”。
不過,這種“反套路”的人物設定顯然有利有弊。好處是,在沉甸甸的案件真相面前,給觀眾帶來喘口氣的機會,讓劇情節奏顯得有張有弛。壞處也很明顯,身為一部偏向現實題材的劇集,無論是對“天才”人設的夸大,還是過于高調的豪車,或者刑警隊長熊振男那不合時宜的高跟鞋,都易給觀眾帶來一種懸浮感。插科打諢式的警隊氛圍與炫技式的推理過程,某種程度上也消解了這個題材應有的嚴肅性。
總體來看,作為年末壓軸大戲的《也平凡》不乏可取之處,逐步揭露真相的李倩墜樓案,也給人以省思,故事內核與完成度均不錯。但從整部劇集看,《也平凡》的割裂感可謂明顯,前半部與后半部的銜接問題幾乎成為該劇最大敗筆。
劇集過半,從季廷山被抓之后,故事的主場就從凌海市到了國外,回到虛構的格斯塔,這也是兄弟倆青少年時期成長的地方。如果說前半部的主線是李倩墜樓案,后半部則集中于索菲亞被害案;前半部中埋藏的季平、季凡少年時期的線索,開始逐漸現出真身。遺憾的是,比起前半部緊湊的刑偵命題,后半部顯然更雷同于國外匪幫片。“圣杯”、黑幫、幕后A先生以及所謂跨國大案的設定,加上一大堆記不住名字的外國角色,讓人感覺該劇高開低走和前后撕裂。更不要提話劇舞臺式的結局:在一個大劇場中,害死索菲亞的米倫娜身穿婚紗向季凡求婚,又忽而秀出炸彈倒計時,上演了一出老套的多角戀劇情。劇情推進依賴言語感化,主角身上籠罩著光環,現場就像一出偶像劇,整個場景未免過于戲劇性。
看完《也平凡》,不免覺得主創想要在一部劇里表達的元素太多,然而,堆砌得越多越顯雜亂無章。如果劇情在第14集戛然而止,或許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好的故事。
欄目主編:黃瑋文字編輯:欒吟之
本文圖片均為電視劇官方宣傳圖來源:作者:張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