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成都某快遞站,一輛快遞運輸車被動物救助中心的志愿者攔截了下來。
圖源: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貨車上碼得整整齊齊的快遞盒已經都被包裝好、貼上了快遞單,顯然已在發貨途中,但這些簡陋的盒子中裝著的不是普通的快遞,而是活生生的小動物!
志愿者攔截下這批“快遞”的過程中,小貓小狗的哀鳴和***清晰可聞。
圖源:四川觀察
他們幾乎都是出生才一兩個月的奶貓奶狗,隨意地裝進紙箱、塑料箱、套上麻袋,就被當成了沒有生命的“貨物”來進行運輸。
整個運輸途中,他們只能蜷縮在暗無天日的小小籠子里,沒有水、沒有糧,甚至沒有一點光亮。
現在天氣一點點炎熱起來,他們本就被裝在封閉空間里,如果運輸快遞的貨倉門再一關,空氣更不流通,本就幼小的身體怎么能經受得住這樣的煎熬。
圖源: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
很多小貓小狗就在這樣的黑暗里一點點被憋死,痛苦到最后連細弱的慘叫都無法發出。
志愿者們打著手電筒一個接著一個地檢查箱子里已經脫水、饑餓、奄奄一息的小動物,用針管給他們喂水、喂葡萄糖,幫他們恢復一點精神。
有一些尚有力氣的狗狗在看到光亮和人之后,還能興奮地撲騰、叫喚一下,但無論怎么叫、怎么跳,都無法逃脫禁錮著它們的狹小“牢籠”。
環視四周,有死去的小動物直接被裝在袋子里扔到路邊,昏暗的夜色下是滿地的包裝盒和麻袋。
人們的聲音很小,只有動物從箱子里發出的哀鳴聽得真切。
這里仿佛是他們的地獄。
他們也許不了解到底發生了什么,但依然能感受到黑暗、痛苦和恐懼。
這些被打包當貨物運輸的小貓小狗,就是網絡上越來越火的“寵物盲盒”。
很多人對“盲盒”可能并不陌生,這種“買的時候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拆開盒子才得到謎底”的過程,緊緊抓住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從入坑到上癮。
你可能手氣不好,會開出不喜歡的小玩意兒。
也可能歐氣爆棚,抽到最有價值的***款、隱藏款。
這很大程度上就像賭博一樣,人人都覺得自己會有好運氣,于是越買越多,但其實只是一腳踩進了商家的套路里。
近些年來盲盒的風刮得越來越猛,自然有人看中了這一巨大市場背后的紅利,但令正常人沒想到的是,某些商家竟然已經不滿足于賣賣玩具盲盒,而把魔爪伸向了寵物。
也就是“活體盲盒”,或“寵物盲盒”。
賣方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真金白銀的利益,而買方則享受著開“活體盲盒”的***。
圖源:浴缸沖浪手
買家在下單時心里想的“寵物盲盒”,或許是包裝精美的盒子里裝著活潑可愛、奶呼呼的貓貓狗狗,最好還得是品種貓、品種狗。
可能在他們的幻想中,完美的小動物是穿梭著任意門、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地到達身邊。
但現實卻是它們都被關在開頭那種被志愿者截獲的快遞盒里,全身滿是灰塵跳蚤、嚴重脫水、病懨懨甚至已經死去。
這些被當作貨物的小生命,除了貓貓狗狗之外,還有鳥、烏龜、倉鼠等等…
在一些電商平臺,只要一搜“活體盲盒”,就會出現眾多賣活體狗狗盲盒的商家。(現在一部分已經下架了)
里面大寫加粗地寫著“沒有土狗”、“活體盲盒”、“不是病狗”…
貼出的狗狗照片也無一例外是可愛的品種犬,柴犬、金毛、柯基、博美…
再一看標價,35元,劵后30元。
商家打出的標簽、關鍵詞、標價、描述、照片…
每一步都在誘導消費者下單,告訴他們只要花三十塊,就能把名貴又可愛的貓貓狗狗帶回家。
作為消費者來說,任何一個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應該都不會理所當然地覺得三十塊能買一只品種犬,但這類盲盒的成交量高達數千件,說明抱有僥幸心理的人仍不在少數。
“這是抽盲盒啊,萬一我就是有這種運氣呢?”
他們不是真的想養貓養狗,更不是真的愛貓愛狗,而只是在尋求一種廉價的***感。
能接受“寵物盲盒”的商家和消費者,基本都沒有把寵物當成是一條活生生的性命。
有些商家標題里擺足了低價買品種的噱頭,并且說明是“活體運輸”,實際上走的都是普通快遞。
這兩者有什么不一樣呢?
我們平時線上購物基本都是通過快遞,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死物,運送相對不麻煩。
活體運輸就不一樣了,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用來運輸活物的,要考慮到活物本身,運輸途中肯定不能亂扔亂摔,限制條件很多。
當然,運費也會貴很多,手續也更繁瑣。
而以剝削小動物來賺錢的無良商家,不會對小動物在被運輸過程中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那他們會不會付這個額外的錢呢?
必然不會,所以發的都是普通快遞。
想想我們買衣服什么的,有時都會因為運送途中剮蹭、重壓,造成貨物損毀,如果換成活物呢?
一兩個月大的小奶貓、小奶狗被當成死物,關在暗無天日的籠子里,沒水、沒吃的,空氣不流通,遭受的痛苦簡直難以想象。
說實話,哪怕是正規活體運輸的風險都很大,無法完全保障安全性,更不用說快遞運寵物了。
所以在運輸過程中寵物死亡幾乎是常事了,這對于商家來說,不是一條鮮活生命的消亡,而只是貨物出了小狀況。
圖源:零食少女
他們有些會“慷慨地”告訴買家,親,這邊可以為您免費重新補發呢。
即使“貨物”再次在運送途中死亡,他們只可能會給你半價退款,商家有什么損失呢?他們仍然得到了一半的錢。
所謂的損失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條狗、一只貓、一個畜生而已。”
賣家為了賺錢把寵物盲盒說得天花亂墜,但買家秀里的一張張圖片才是血淋淋的現實。
原本就瘦小的小貓被關在連身體都立不直的狹窄籠子里。
剛出生,連眼睛都沒完全睜開就被賣出,經歷一路顛簸。
身體狀況不好的小貓小狗不要太常見,帶病到家的也不在少數,拉血、拉稀…過不了多久就死了。
圖源:零食少女
從到達以后的樣子就能看出這一路上經歷了什么樣的折磨。
圖源:零食少女
活不到簽收的小動物數不勝數。
圖源:零食少女
遇到這種情況賣家通常都會補發,幸運點的能安全到家,但看著買家的語氣和態度,新來的小狗在他們眼里仿佛就像一只“以次充好”的商品了。
圖源:零食少女
可無論買家秀里有多少“上過當的人”勸大家不要買,卻也總是有人抵不住商家那“低價”二字。
圖源:零食少女
他們帶著嘗試的僥幸心理想,好點的能有個可愛的寵物,即便不想養了,也只是損失十幾塊錢。
就算照顧不好丟了死了,也能重復下單。
有的買家甚至會覺得生病的它們是個麻煩,用慶幸的口吻說“終于升天了”。
寵物到家就拉稀、拉血,各種生病的評論不在少數。
負責點的買家,會在發現寵物生病后帶去看病,可當回過頭來質問賣家時,他們則會以“提供醫生證明”、“不在保障范圍”等理由各種推辭。
更諷刺的是還有這種愛貓人士的發言,實在讓人過于迷惑。
翻開很久之前的評論,發現很早就有人說這些店鋪賣的都是“星期貓”、“星期狗”,但之后還是有人不斷下單。
除了這些已經產生的訂單,點開那些店鋪,還能看到商家抱著小貓小狗在做直播,店主一邊推銷著手邊的寵物,一邊回復著網友們的問題。
“只要三四十,一律包郵,送水送狗糧,花這么一點錢就能收到一直陪伴你的可愛狗狗……”
這些字眼聽著十分輕松,只要動動手指,花一頓飯的錢,就能買到一只可愛的小生命。
每個直播間無不標著“特價”“折扣”的字眼。
如果沒有評論區喜歡的就直接把鏡頭移到身后的大籠子里,供買家隨便挑。
這些只有巴掌大的小貓小狗都還沒斷奶,整個直播間都充斥著它們害怕的叫聲,幾十只擠在一個籠子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不光飼養環境惡劣,就像開頭提到的,這些寵物的運輸條件更加糟糕,甚至成為它們喪命的直接原因。
為了節省成本和空間,原本需要活體運輸的寵物,只能擠在貨車里,先不說氧氣夠不夠,光是夏天的高溫就能讓他們缺水致死。
賣家承諾過的會放在籠子里的狗糧和水,也早在運輸過程中被吃完、灑完,整個盒子都是動物的屎尿味兒。
這種品相,到了買家手里也會出現嫌丑被退貨的情況。
但誰會為了三十塊甚至只有九塊九大費周章,從它們要被退貨的那一刻,也就注定要被扔在外面了。
曾經有人在垃圾桶旁邊見到被丟掉的“盲盒狗狗”,帶著籠子和快遞單號一并被丟棄,快遞員覺得狗已經死了無法退件,買家覺得不符合心中預期直接丟棄……
對一條生命如此冷漠,賣家憑什么打著“愛寵”“可愛”的名義進行售賣呢?
這些下單的人又是如何“以愛之名”進行購買,幻想著讓即將到來的寵物陪伴你的?
拆盲盒是抱著喜悅和幻想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未知,但當這一初衷變成置這些小生命的安危于不顧,人們還會感到興奮嗎?
回看整條產業鏈,從賣家、平臺、物流再到買家,所有參與進來的人沒有一個無辜。
今天是小貓小狗、小兔子、小烏龜……等到了以后人們為了追求更多新鮮玩意兒,還會想出往盲盒里塞進什么更加***的東西。
為了一時的欲望和孤單,將這些生命放在密閉空間中,不顧生死……真不知誰才是最大的悲劇。
喜歡可愛的貓貓狗狗無可厚非,可真正養寵物完全是另一回事,只要確定養育就要擔負起這條生命的一生,任何一方都要抱著為它負責到底的心理,如果只是圖新鮮,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就是對動物的變相謀殺,任何一環都要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