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HeritageList?Huang_Jumbo
第5000回:黔靈山赤松弘福寺,貴在城中美在自然
?原創圖文(本圖文中的照片和文字版權歸Jumbo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黃劍博采風追影"(Jumboheritagelist或Huang_Jumbo),本圖志全部圖片謝絕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圖轉載!
請自重,特別謝絕各種手工特意疊加商業網站水印的轉載!本人攝影照片作品保留一切權利。作品中圖片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商業行為,違者必究(?Image-TextbyJumboHuang)。
日暖風和開桃李,筆酣墨濃寫風流。
2021年7月8日,昨天傍晚我看到了貴陽銀行和貴旅集團的廣告燈都亮了,我在貴陽電視塔的觀景臺欣賞了一會夜景,爾后我坐電梯下到大廳,看到有人在電視塔下的餐廳吃飯,我徒步走了幾公里,
又乘車返回到市區,經過一個叫鼎泰水城羊肉粉的餐廳,樓上是日本餐館,一個高挑的***正在店內忙碌,她比我還高,極為健碩,梅霽給我準備了一大碗加肉的羊肉粉,我支付了20元,牛肉湯粉的味道還算鮮美,餐廳內有空調,吃完晚餐就告別高大的美女,我徑直朝***走去,一夜無話。
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就出門,站在窗外,可以看到***外面有很多幾十年樓齡的老宅,陽臺都安裝了防盜網,下樓時經過十字路口的一個公園,后面是舊城墻,很多婦女在健身,我走到貴陽市第十中學,貴陽十中經過半個多世紀成功辦學經驗的沉淀,
形成了“文理兼通、教育信息優化、特長并進”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治學嚴謹、管理嚴格、學風優良、校風端正的教育名校,十中群眾用實力兌現自己的諾言、學校憑業績贏得社會的贊譽和家長的信賴。
中學位于貴陽市中山東路,貴州省人民醫院正門斜對面,馬路上到處是穿著統一校服的學生,我走到學校的大門口,看到很多學生在門口聚在一起購買早餐,我也找餐廳購買了16元的早餐,有大量的包子饅頭之類的食物,我準備當干糧吃的。
我走到寶山北路口,看到公交站臺已經聚集了很多白領上班族人,我上了229路汽車(首班車是06:30分,末班車是21:00點,往返運行,票價起步價2元,1、龍洞堡客站2、龍騰路(東)3、雙龍管委會4、市委學校5、油榨街6、蟠桃宮7、寶山北路口8、師大9、相寶山10、貴州醫科大學11、北京路12、貴陽北站,13、老陽關14、興筑東路口15、金谷苑16、貴陽一中,17、興筑西路口18、興筑西路19、斗篷山,20、賓陽大道21、賓陽大道22、商城東路23、商城西路24、小商品廣場25、站前廣場26、金陽客站)。
我之前在手機上安裝了一個搭乘公共交通的軟件,我在公交云卡上充值,現有余額是21.8元,后來才發現不應該充值太多的,因為用不掉的,退款又相當困難。
我上車之后我感覺大城市都是差不多的,沿途看到大量的高樓大廈,新建的居民樓非常多,也有不少在建的樓盤,大量高樓有幾十層,顯示這個城市的人口在快速增長。
我看到了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這棟新建的大樓非常新穎,設計大膽,承載地質文明,講述遠古貴州,當地建立貴州古生物化石檔案和數據庫,接收或收藏古生物化石,按有關規定管理古生物化石,承擔古生物化石的采集、發掘、修復、鑒定、***、研究及咨詢、評審相關工作。同時還開展相關文創活動,為社會提供巖礦石、寶玉石及古生物化石鑒定等技術服務。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是我國的省級博物館,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云潭南路與興筑路交匯處。其前身為始建于1957年的原地質部貴州省地質局全省地質資料處,承擔地質資料館、地質陳列館、地質圖書館職能。
2008年1月,貴州省編委辦批復成立貴州省地質資料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下設綜合辦公室、組織人事部、社會服務部、展覽陳列部、信息技術部、科技研究部、運維保障部、文化拓展部、資料接收室、檔案服務室10個部門。。。
汽車在寬闊的馬路上行駛,又看到更多的新建高樓,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最后我在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下車,這是一個類似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新城,規模極大,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西南部,規劃面積約十平方公里,投資總額約六百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20萬平方米,
是一座集市場經營、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商貿市場集群,建成后涵蓋了貴陽市除了蔬菜農副產品批發及汽車銷售(零部件批發)之外的各類商貿市場經營業態,并配套建設相應的物流、倉儲、***、后勤服務、總部運營管理中心、辦公樓、住宅、學校、醫院等。
在商貿城對面就是金陽汽車站,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北京西路西南國際商貿城2號廣場對面,金陽客運站是貴陽市公路客運站整體系統的西客站,其前身是原貴陽客車站(含旅游車站、黃金路車站)、貴陽西客站、貴陽第一社會服務車站五大車站組成。
金陽客車站新址占地面積約339畝,建筑面積48500萬平方米,是金陽臨時客車站的二倍。金陽客車站新址售票大廳共設50個售票窗口、4個顯示大屏幕,為方便乘客出行,還設有服務崗、問詢處、“***值勤點”等。售票大廳兩側各設有一個候車大廳,每個大廳設有近千張座椅、7個檢票口和8個顯示屏幕,顯示屏將適時滾動播放發車信息。
西客站規劃為一級客運站,年平均日旅客發送量約4.5萬人次、日發班次約1400班次,具有運輸服務、運輸組織、車輛維修、輔助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不愧是貴州最大的汽車站,車站廣場就非常大,我走進寬闊的候車大廳,
照舊是要做安檢,拿手機掃碼和出示健康碼的,車站非常空曠,購票的人并不多,等所有手續都辦完了,我在9點之后排隊準備買車票,售票員居然說去黃果樹的汽車要等到10:30分才發車,根本不是網站上提到的所謂的每小時一班,我想坐9點鐘班車的計劃落空了,我不甘心在汽車站等一個半小時,
最后我放棄了去黃果樹的計劃,我走出車站,上了高架橋,看到貴陽城投大廈,遠處的山邊有一座寺廟,大量的美女朝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走去,遠處可以看到更多在建的高樓,新城區也有新建的學校,比如觀山湖區外國語實驗中學南校區,
這個校區成立于2010年9月,是貴陽市觀山湖區教育局下屬的一所公立初級中學。隨著2020年9月西南上城校區的成立并順利開學,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西南上城校區也叫南校區(為九年制學區),新世界校區為北校區(只設有初中學段)。
兩個校園體育用地充足,配套設施齊全。擁有標準網球場、燈光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室內體育館、禮堂、道德講堂以及齊備的功能室和“班班通”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從建校時教師27人、學生125人,
發展到目前南北兩個校區,初***有31個班,初中學生1360名,小學5個班222名學生。專職教師110余名。100%為本科以上學歷專職教師,研究生學歷的有10余人。其中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和省、市、區三級骨干教師共20余人。。。
我還看到了在建的幾十棟高樓,碧桂園觀山府的樓盤也在旁邊,觀山湖區隸屬于貴陽市,地處貴陽市西北部,東臨黔靈山脈,南接三橋馬王廟片區,西靠清鎮市,北與白云區相接。觀山湖區主要旅游景點有百花湖風景名勝區、觀山湖公園等。
觀山湖區轄區總面積30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為64.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85.4%,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去年觀山湖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53.52億元,可見它是一個經濟發展非常強勁的地方。
我在商場對面候車時,來往的公交車很多,但大部分車不是我要坐的,無聊拿出書籍閱讀,后來我是等了老半天才來一輛很破舊的汽車,還不能使用貴陽一卡通,要我額外使用微信掃碼支付車費,司機是一個年輕人,偶爾會上來一個老婦女。
我途經了貴陽市第一實驗小學,位于一棟七層高的紅色房子內,貴陽實驗小學正式成立于1925年,原名貴州省立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小學,1925年更名為貴陽實驗小學,1954年遷址于貴陽市中華北路342號,貴州晸府大門前。
十字路口都修建了天橋,非常友好的城市,很快我就到達了傳說中的“烤面筋”大樓,它高45層,共4棟,實際上屬于世紀城龍禧苑小區,遠遠看去,獨特的造型,使得四棟大樓矗立在城市小區中間格外醒目。
“貴陽繁華看南明,南明盡在花果園”,昨天夜晚的花果園熱鬧喧囂,人群熙熙攘攘,林立的高樓燈光閃爍,繁華可見一斑,那個總投資上千億,建筑面積1830萬平方米的超級樓盤,被調侃為“宇宙第一神盤”,但它給我的震撼,還比不上沖破天際的面筋大樓。
貴州的奇葩建筑非常多,獨山縣絕對不是獨一份,貴州還有一堆讓人看完之后無語凝噎的建筑。這些“想象力建筑”到底有多野,真是想都想不到。
以前“貴陽甜甜圈”,也就是貴陽的大十字環形天橋,就令人耳目一新,可惜后來被拆除了。
貴陽龍禧苑居民樓也堪稱一絕,足足45層的樓高,直接向天外沖了出去,我當時還以為是公共場館,建的如此野性,龍禧苑居民樓以“空中花園”為理念,設計的凸出式半圓形大陽臺,不僅滿足了當初種菜養花、喝咖啡的愿望,
還讓它一躍成為地標建筑物,榮獲“貴陽大面筋”稱號。
據說這些造型獨特的串串樓出自北京設計師之手,當初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凸出式的半圓形大陽臺,每個戶型是200多平方米的四室兩廳里。實際上龍禧苑小區一共有12棟樓,配有半圓形陽臺的樓房只有4棟,就是10號樓,6號樓、7號樓和11號樓,每棟樓有45層,每層有4戶人家。很多業主當初買房看中的就是60多平米的大陽臺。有人會在陽臺種了一些花草,閑時,喜歡坐在花叢中喝茶、曬太陽,一抬頭就能看到天空。
“烤面筋”大樓里的大部分住戶的陽臺是敞開的,只有少數住戶將陽臺封閉起來。“這4棟樓在世紀城就是‘樓王’,因為戶型大,又是大平層,是二手房成交的熱點。”“烤面筋”大樓的戶型多為200多平米,一梯一戶,每戶室內都配備了消防設施。住戶中,來自福建、浙江、湖南、江西等地的外省人居多,貴州本地人相對少。
不過我剛看到“烤面筋”大樓時,還以為是四棟爛尾樓,外面看,陽臺非常破舊,沒有刷油漆,外墻也沒有貼瓷磚,凸出的陽臺還是錯層的,實際上每戶的陽臺是有兩層高的。
像貴陽“烤面筋”大樓不能修建在深圳或香港的,因為南方有臺風,這么大的陽臺,臺風一來花草桌椅都會被吹走的。
“烤面筋”大樓不算是高的了,我后續還看到更高的住宅樓,汽車駛過高架橋區域并穿過海馬沖隧道之后,就到了老城區,我搭乘公交車返回到園林局附近,過天橋走到腫瘤醫院,這一代的磚砌建筑很多,我走過了黔靈夢幻洞境,
是一個防空洞改造的,黔靈大***就在路邊,后面是一棟至少有五十多層的高層住宅樓,我繞到去黔靈山的山道,才發現太多人了,至少有上萬人朝山上走,我拿出***就可以免門票,有人穿成孫悟空在門口拉客的,黔靈山公園對本地人肯定是免費***的,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人涌進去呢?老人和小孩更多了,保守估計每天有幾萬人走進黔靈山公園。
黔靈山公園位于貴陽市中心區西北,公園南接棗山路,東近八鴿巖路,東北有市北路,北至關刀巖、小關水庫,西連長坡嶺林場、七沖嶺、三橋村及圣泉。距市中心約二千米,面積四百多萬平方米。
黔靈山寺之開創后,又經過三十年的擘劃經營,黔靈山遂成為貴州第一名區。時人以為“遙映天童、曹溪、廬埠、嵩少,并傳不朽;且上續雞足、峨眉,直追西域,是又在嗣赤松之者”。赤松亦有題壁詩二首,自述黔靈勝景:“青山隱隱白云橫,一片閑花野色晴。溪上數椽茅屋隱,綠陰清畫有書聲。”“翠嶂清溪跨白牛,樂眠水草已忘憂。橫吹鐵笛無腔調,水月松風一韻收。”
黔靈山因泉而靈,圣泉為明初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鎮遠侯顧成所辟。志文云:“圣泉在治城西五里,水自山麓涌出,消長不一。鎮遠侯顧成甃石為池,覆以亭,池中置一石鼓,以驗消長。其流溉田數百畝。亭側有觀音堂,郡人歲時游觀焉。”圣泉屬于間歇泉,一晝夜盈縮約百次,古人稱“百盈泉”、“百刻泉”,為“奇泉”中之“奇泉”。圣泉為貴陽遺留下最早的古跡之一,利用它來供游人觀賞是在明初,圣泉比甲秀樓、東山、黔靈山的興建還早。
黔靈山屬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園區山嶺連綿、谷地相間,地形富于變化。海拔在1100米到1396米之間,地形各有起伏,相對高差不大,約200米左右。黔靈山公園山體有:白象嶺、八角巖、大羅嶺、象王山、七沖嶺、檀山、杖缽山。其中大羅嶺海拔高1396米,是園內及貴陽中心區西北第一高峰。
黔靈山植被以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為主。黔靈山公園各處鳥類繁多,猴群時現。獼猴主要活動于七星潭喂猴場及弘福寺周圍。
黔靈山公園位于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棗山路187號,建于1957年,黔靈山公園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黔靈山由弘福寺、黔靈湖、三嶺灣等六個大的瀏覽區構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動物于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黔靈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缽池等古跡,山上生長著1500余種樹木花卉和1000多種藥材。
黔靈山原名大羅嶺,舊名唐山。自明洪武至永樂年間(1375年至1414年)鎮遠侯顧成游登并發現圣泉之后,山中景點始見于史籍。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和尚云游至此,見大羅嶺南眾山之間有片窩地很平,這里當時是山腳苗寨大羅木寨民羅氏的祖地,他便向羅氏化緣求捐。赤松結茅庵于山中,寺廟初具規模,初期取名“黔靈山寺”,“黔靈”意為“貴州之靈山。”也就是說,這座山是因有黔靈山寺后才得名。此后,赤松和尚將黔靈山寺改名弘福寺。
民國時期,貴州省晸府將黔靈山列為保護名勝處所,保護的對象包括寺廟建筑、佛像、禮樂器具、經卷、雕刻、繪畫等,所在地的森林以及環境衛生,均列為保護范圍。黔靈山弘福寺為貴州佛教會所在地。
民國十八年(1929年),果瑤法師于弘福寺創建貴州佛學院。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貴陽市晸府擇定黔靈山、華家山、鹿沖關、八鴿巖四處為保育林區,任何人不得損壞樹木。
1954年,貴陽市晸府在黔靈后山筑壩攔大羅溪水建造人工湖,湖水面積28公頃,取名黔靈湖,這里也是群眾最多的地方,很多老人會圍在湖邊下棋打牌,婦女會帶小孩過來玩耍。
2013年,黔靈山公園拆除了紀念碑右邊耳塘鴿場、含碧軒玻璃房、動物園餐廳外搭棚架、動物園駱駝照相點、黔靈湖耳塘激光戰船、游樂場騎士馬、糖藝面雕,以及關停了黔靈湖新碼頭貨棚、游樂場部分門面、猴場門面、流星花園經營點、動物園鴿子經營點等。10月1日,新建的三嶺灣廣場向游人***。
2014年1月1日,黔靈山公園南大門改造完成。2016年1月,黔靈山公園動物園啟動提升改造工程,歷時270天,新建了兩棲爬行館、小獸區、猛獸區、百鳥園、靈長類動物區、食草動物區。動物園區面積擴大到4萬平方米,完善了動物救助站等配套服務設施。
黔靈山修建了很多臺階,我徑直朝山寺走去,沿途看到很多雕塑和石刻,我遇到很多游客給猴子喂食,我看到寶塔之后,就知道寺廟就在平臺后面。
弘福寺為全國重點***寺廟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創建。“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求世,福我眾生,善始善終”之意。沿九曲徑,經二十四拐,可抵達弘福寺。弘福寺主要建筑有法化塔、九龍壁、大山門、鐘鼓樓、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樓、說法堂、客堂、雙桂樓及方丈苑;有碑廊、素香齋、五觀堂和五百羅漢堂等大小建筑72座,加上放生池與茶樓等處,占地近11433平方米。
徑旁摩崖石刻不絕,其中“虎”字高6米余,題名岱山趙德昌書,實為清著名書畫家孫清彥(竹雅)代筆。寺后象王嶺望城臺上(海拔1270米),建有“瞰筑亭”(1986年春劉海粟大師親書)。
弘福寺有一座獼猴園,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原為中西上式建筑,包括會議室、招待所等。1957年黔靈公園建園,該地即劃歸公園管理。1985年,晸府投投資對此處進行了整修,拆除原招待所,配以長廊及江南亭榭,以供游人休息及欣賞。1991年,公園在該景區建成城市公園野生獼猴觀賞園。爾后,公園在此進行野生獼猴散養的科研,經過十余載的努力,獼猴從當初的20余只發展到五大群,300余只。到2010年,這一數量增加到了500只以上,最大的猴群獼猴數量超過200只。
黔靈山公園動物園坐落在杖缽鋒山坳臺地上,是一繁育、研究野生動物的園地,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75500平方米,地勢較為平坦,從大門向后呈臺地形上升。依山順谷修建各種籠舍和飼養場,建有黑葉猴館、熊貓標本陳列室、獅虎館、熊池、鹿園等,籠舍面積3300平方米。展示有各種珍稀動物,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稀保護動物東北虎、非洲獅、金錢豹、孔雀、駝鳥、鴯鹋、大天鵝、羚牛等,有貴州特有的名貴動物華南虎、黑葉猴、長尾雉、紅腹錦雞、白鷴等。
弘福寺燒香的女人非常多,我走到和尚生活的區域,弘福寺廣場上有兩座石獅,九龍浴佛照壁前面有很多人在拍照,一些游人在喂食鴿子,兩個女娃在石碑前面嬉鬧,赤松道場后面有條石鋪設的臺階,可以走到山上。
我看到二男二女正在石桌上辦公,弘福寺生活區分布著很多建筑,我再繞道走臺階上山,被封山了,可能是疫情影響,山上有猴子出沒,我獨自走到山頂,可以看到黔靈湖和大量的隧道,遠處是八角巖等,我走到草叢中,站在山上眺望市區,看到貴陽電視塔上寫著“中天未來方舟”,我當時還以為這是一個航空公司在打廣告,后來才知道中天未來方舟是一個位于貴陽云巖區的住宅樓盤,開盤時間是2017年09月01日。
我看到一棟在建的高樓,估計已經修建到了300米的高度,在摩天大樓的后面,還有另外幾棟在建的高樓,我走到山的另外一側,可以看到新區也分布著密密麻麻的樓盤。
貴陽是一個典型的山城,到處是高架橋和隧道,我開始走下山,看到更多的人,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最多了,偶爾也能看到年輕的情侶,沿途到處是獼猴,幾個婦孺在給一群小獼猴喂食,山下居然還有一個麒麟洞。
我下山之后又乘車去甲秀樓,汽車會駛過在建的貴陽第一高樓,我在人民廣場看到一棟像風油精的建筑,在貴陽筑城廣場正對面的貴州民族文化宮是城區一處風格明顯的仿古建筑,從每一個面看都形似漢字“山”,不過更多市民覺得民族宮長得像“風油精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