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解讀:
《短歌行》《長歌行》本來都是漢樂府的曲名,屬于《相和歌辭·平調曲》。兩者的區別沒有特別明確的說法,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中根據古詩“長歌正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詩句,推測“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如今人們只是誦讀而非吟唱,就更談不上區別了。
慨、慷:指情緒激昂。《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杜康: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shú古指有黏性的谷物,一般指高粱。
多說幾句。杜康不僅僅造酒,更是一位明君,杜康,本命姒(sì)少康,夏朝開國幾個君王關系如下:禹>(其子)啟>(其子)太康>(其弟)仲康>(其子)相>(其子)少康。
大概情況是這樣的,啟晚年干得就不好,他兒子太康更差勁,被有窮國的首領后羿(不是傳說中的射太陽那個)廢掉了,這就是“太康失國”和“后羿代夏”,后羿不算太狠,他廢了太康后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仲康病死后相繼位,后羿的手下寒浞殺了后羿,寒浞心狠,又殺了相,相的遺腹子后來殺了寒浞復國,史稱“少康中興”。
青青子衿:出自《詩經·鄭風·子衿》中的原句,其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呦呦鹿鳴:出自《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一,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
此詩有三段,曹操這里用了第一段的開頭四句,其實第二段的開頭更有意思。“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因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名字來自這首詩,又因青蒿素獲獎,這句詩成了神預測。
越陌度阡:《說文》:“路東西為陌,南北為阡。”《史記·商君列傳》:“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枉:枉:枉駕,邀請,如現在所說“勞駕”。《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契闊:主要兩個意思,一個是辛苦。《集韻·屑韻》:“契,契闊,勤苦也。”《詩·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另一個是久別,《義府·契闊》:“今人謂久別曰契闊。”《后漢書·獨行傳·范冉》:“(王)奐曰:‘車行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可共到前亭休息,以敘分隔。’”
談讌:讌通宴。
繞樹三匝:暗示良禽擇木而棲。語出《左傳》,講孔子與衛國國君的對話:孔文子之將攻大叔也,訪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退,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文子遽止之,曰:“圉豈敢度其私,訪衛國之難也。”將止,魯人以幣召之,乃歸。
山不厭高:語出《管子·形勢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就其高。”
周公吐哺:語出《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完)